top of page
Barista Talk
Champion 
Volume 5 - SIPHON
2016 Hong Kong Siphonist Championship
Champion: LAM WING YI 林穎怡 -UCC Coffee

1. 贏了香港冠軍後想到的第一件事?

頒獎禮完畢,坐上車後發覺自己整個人有點失去方向。我開始擔心自己是否能夠應付世界比賽,因為缺乏經驗,對自己也信心不足。

當結果宣佈時,自己忍不住哭,因為完全想不到自己會得到冠軍。我明白自己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,而距離世界賽只有很短的時間。

我是否能夠勝任去參加世界大賽呢?那一刻是擔心多於開心。

 

2. 香港比賽的預備過程?

最初在公司內部的比賽勝出後,Elaine就一直支援我參賽。因為比賽中有很多規則,例如為何要混合豆、分量等資料,她非常詳細說明內容。

我覺得她好似多啦A夢,有什麼問題也為你解答。在我懷疑自己的時候,一看到份講稿就不其然的哭起來。

一直覺得自己沒有足夠時間預備,邊哭邊背稿。Elaine就會在這些時刻支持我。

 

3. 為什麼使用Clever Cup聰明杯創作Signature Drink

在香港比賽的Signature Drink希望大家可以在家中嘗試製作,所以選了這種比較普遍的工具。

因為這是虹吸式咖啡比賽,當初設計Signature Drink時希望能帶出一個關連。所以在比賽開始時就先介紹洪都拉斯優點,味道是這麼吸引。

然後在Signature Drink表達出這隻咖啡用任何方法萃取也非常吸引人,所以選用聰明杯。

在材料方面,初時用新鮮生果沖煮,但出來味道非常苦澀,所以改用果乾加入熱水浸泡出果香甜味。

但是世界賽事需要的是另一方向,各方面表達出完全創新。有點近似Barista Championship方式,難度是提高了。

因為比賽只有15分鐘時間,沖煮完混合咖啡已用接近10分鐘時間。在下次不會再使用手沖方式來增加時間消耗、令犯錯機率增加。

我看到不少人選擇加糖槳或噴香氣,這方式較易控制。簡單方式不一定低分,最重要是在限定時間內做出可以表達出咖啡應有的風味。

 

4. 如何備戰世界比賽

每天都是練習同一個比賽流程,亦會注意香港評審給予可用在世界賽的一些建議。其實最花時間並非熟練程序,而是講稿的內容。

因為講稿是英文,需要流暢表達,但實際是很繞口、自己緊張也不順口,所以最擔心就是講稿部分。

雖然沖煮的過程跟香港比賽時是一樣,但英文始終不是自己的母語,口述時是英文,但腦海卻是將中文轉去英文;

在沖煮過程中,就怕口述跟不上動作表現。

 

5. 當時距離世界比賽只有不足3個星期時間,有調整在香港比賽中使用的沖煮方法?

因為時間只有大約三個星期。考慮到如果轉用另一隻咖啡豆的話,稿亦需要重新修改,Blend Coffee (綜合咖啡) 也必須重新併配,

而Signature Drink方面也需要重新思考;要將整件事完全轉變,這不是三個星期內可以完成的事情。

所以跟公司商議後,決定維持使用香港賽的方式用於世界賽中。

6. 世界賽和本地比賽之間有甚麼分別?

感受到香港比賽節奏並沒有世界比賽那麼緊凑、所有的時間都趕急。世界賽要求選手預備要快一點,甚至在比賽還沒預備好穩定情緒,

司儀已很趕急的說:如果已預備完成,可立即叫「Time」開始比賽。

但在香港比賽比較像是在Party中參加比賽,心情是輕鬆得多。比較規模當然是世界賽大型很多。

 

7. 在世界賽後台預備時心情如何?

 

比賽當天,我與團隊是最早到達場地。希望令自己的心情可以較早適應環境,太遲到場地的話可能會比較緊張。其他選手比賽時,我都會出去觀看一下。看到一些選手表現,真的感覺得到甚麼是世界賽水準。當時腦內問自己:用香港參賽的表現帶到世界比賽場中是否適合呢?那一刻真的很懷疑自己能力。

初時已預想世界賽是非常恐怖,有人說會有很多攝影機拍攝、會跟自己距離很接近……但當自己比賽時,最專注只有一件事情,就是面對三位評審。身邊有人走來走去、head judge試喝……實情是我沒有留意到有沒有其他人存在。原來是我自己幻想的情景過於恐怖。

8. 世界賽表現如何?

是抱著遺憾回來香港,比賽有7位選手,而自己名次是第六。

不能原諒自己犯下的錯誤;在預備時間和正式比賽都發生了有兩個錯誤。

在預備時間沒有留意周邊情況,是我不夠細心。比賽場地的地毯下原來覆蓋了一條很粗的電線。

當預備時間我佈置好評審桌面之後,再去佈置工作枱,把手推車經過地毯時,突然「龐」的一聲,其中一隻Signature Drink用的玻璃杯打破了。第一個反應是自己將杯放置出問題而導致打破。當想再將手推車向前推時就發現車子被電線卡住。

想要裝作沒事,但玻璃打破的聲音很大,連在評審房間內的評審也打開門,想了解發生什麼事。我覺得這件事十分尷尬,感受到有很多的目光在「關心」我的狀況,但現在是在世界賽,我只能裝作鎮定的繼續預備工作枱。然後Head Judge叫停計算時間,要先清理地上玻璃碎片,當刻便即刻思考要如何應對。

這套杯在香港購買時已是最後三隻,沒有後備,在即時間可以如何解決呢……最後決定轉用原本用來放置沖煮後filter紙的普通玻璃杯。

當預備時間還剩1分鐘,想利用這1分鐘將心情平伏,但司儀不停催説預備完成就可開始,令我感到慌張、令我在比賽初時,演說內容有所出錯。

最不甘心的是在整體表現及超時40秒導致嚴重失分,原定的receipt是將3壺Signature Drink咖啡基㡳放入一個大壺內混合,然後再分出。

但在比賽前一天才了解,原來規則不容許,必需要分開每一壺獨立製作。

收到通知是下午五點,立即跟團隊到外面找尋三個手沖壺後,已經沒有足夠時間再次調整整個流程。

最終因為需要更多時間製作Signature Drink而導致超時,亦因為超時的關係,緊張到連多謝評審也欠缺。

在香港比賽超時可能沒有太多人記得,因為在世界賽太明顯了。當我走入後台就立刻抱著老闆說:「對不起,我令到香港丟架了」。

回想如果下次再有機會參加世界大賽,就算最後一名也不要緊,要毫無遺憾將沖煮完成整個表演。

而這些錯誤失敗是可以推動我更加珍惜比賽。

9. 會參加下一次的香港虹吸大賽嗎?

香港有不少人覺得虹吸屬於小眾,這樣就要被忽略嗎?

今年香港虹吸大賽是最困難的一屆,所以非常珍貴。

最重要是多謝本地一班愛好虹吸式咖啡的前輩支持及舉行比賽。

10. 參加比賽令你有甚麼得著?

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UCC,已經6個年頭了。我還是會經常檢討自己沖煮出來的每一杯咖啡是否夠好。

別人看我們比賽時一面演說一面沖煮很專業似的,實際上在公司內部比賽也會緊張到「手騰腳震」,但比賽中必然會增長自己在咖啡中的體會。

從最初認知咖啡會以為喝到酸是有問題,到現在利用工餘時間去了解精品咖啡各種特性;從甚麼味道也不懂,到現在能分辨出不同果酸或風味;在比賽中的交流是非常好的體驗,就像今年跟澳門選手賽後交換參賽豆,令我發現更多味道豐富的咖啡豆。

台灣的選手簡嘉程令到我體會比賽這回事不是只有贏或輸。在世界賽中,我跟他是前後使用同一個賽區。

在他完成演示後,便跟我說比賽枱上大會的器材有些問題。因為他在比賽中使用這件器材後導致沖煮時出現狀況,所以他一回到後台就立即跟我說明要如何小心處理。正常說,大家都是競爭對手,但他的行為令我明白到比賽原來並非只有比賽,亦不止於輸及贏。

 

11. 如何開始接觸精品咖啡

 

剛開始UCC見工面試,説有機會成為咖啡師。當時覺得咖啡師是很有型的職業,看到Starbuck咖啡師穿上制服及操作咖啡機就感覺好有自信。

最初是從Starbuck黑咖啡開始,喝第一杯時味道有點酸,而這種酸味又不是負面。為何出現這種酸味,自己就想了解原因。

走進咖啡師的世界,覺得有點自我迷失。因為每天重覆沖煮指定的咖啡,不像小店比較有空間和時間嘗試不同地方的咖啡豆。

一直到調到這家分店,認識了一位咖啡師。他建議我多學習咖啡的知識,經常帶不同類型的精品豆讓我嘗試。

我試喝後發現不同的豆子帶來不同的果味和甜味。經歷了這些嘗試和交談,開始喚醒我做咖啡師的初衷。

 

12. 最喜歡使用沖煮方式?

自己還是喜歡用虹吸,家裏也有一組。因為想要研究每一次沖煮的手法,可以帶出甚麼的效果;用硬豆的話使用力度大一些或輕一點味譜會有那些分別;而用同一隻豆子由不同人沖煮,也會有不一樣的風味。

 

13. 你會相信自己還是需要有其他人的意見?

初期會先問其他人的意見,但收到太多不同聲音反而糢糊,最後決定以Elaine跟我兩個人一齊討論,混合出一款我想帶給大眾的味道。

在味道方面會有自己的堅持,不會做10種口味去迎合10種人。

 

14.在得到香港冠軍後,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怎樣看待你作為虹吸式咖啡師?

有不少朋友也希望多一點了解虹吸式。我會笑說:你們來UCC一起做同事,我就可以教大家啦。平常時間,朋友都可到我家裏喝咖啡。

朋友之間也多了聊咖啡,我也希望帶多些知識跟大家分享。因為我覺得咖啡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。

家人和男友剛開始也認為我只是做水吧,咖啡師是怎樣的職業也不知道。男朋友覺得這麼辛苦去預備比賽,贏了也不會加人工。

我自己真的需要去面對挑戰,就算最後一名也沒關係,重要的是達到定下的一個目標。

在比賽之前,男友的反應比較冷淡,但在現場公布我獲得冠軍後,他興奮的跟朋友和同事說女朋友得到冠軍。

感覺到他也了解我為何花這麼多時間學習做咖啡師,我亦在他眼中看到自己的𨍭變。

© 2014-2021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by CTC. Proudly created with Fei Dou.coffee

bottom of page